實時更新飛瑞敖最新動態,了解飛瑞敖
人工智能的發展對教育內容、教育模態、教育方式正在產生變革性影響。9月15日,山東社科論壇2022——人工智能賦能教育創新的中國探索與國際經驗學術研討會在曲阜師范大學舉行,與會學者聚焦教育領域前沿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教育模式發生變化
工具形態是教育信息化及其對教育產生影響的重要表現。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謝維和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形態指的是,信息技術作為教育的工具對教育活動提供支持與幫助,包括改善教育教學手段與方法、拓展教育管理途徑、提升教育評價效能等。謝維和介紹,目前,全國中小學校互聯網接入率已接近100%,超九成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我國已基本建成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突破1億個,慕課數量與應用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一。
高質量教育可以滿足智能時代對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需求。據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賀南介紹,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塑造教育的趨勢(2022)》報告,勾勒出了較為全面的未來教育變革圖景:科技進步讓學校可以更好地計劃和實施教學,幫助更多學生接受高質量教育;家庭和社區可能成為民眾教育的主導;由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將成為趨勢;科技將會使學校、工作和休閑的邊界變得模糊,學習可以隨時隨地發生。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把人類社會帶入全新的數字文明時代。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劉復興提出,機器及其發展將成為人與社會發展本質內涵的一部分,教育結構需不斷適應建立在人工智能技術革命基礎上的社會結構變革,學校成為萬物互聯的新型社會組織;機器發展水平與教育發展水平相互制約。
教育學研究亟待變革
信息技術與數字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發展,取代了現有的部分職業。由此,現代學校教育應關注和傳授更適應信息社會的知識和能力,這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取向與意義所在。謝維和強調,我們不僅要關注教育信息化的工具形態,還要重視教育信息化的知識形態。一方面,要關注學科專業結構與課程體系的變化,以及信息技術包括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在學科專業與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重新定義最有價值的知識。例如,數據素養是對媒介素養、信息素養等概念的延續和擴展,包括對數據的敏感性,數據的收集能力,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利用數據進行決策的能力和對數據的批判性思維等維度。
劉復興提出,教育學對于信息化、網絡化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亟須超越“教育與技術的關系”這個層面,即需要超越“教育技術學”的范疇。教育學需要探討教育與機器的關系,并以此為中介研究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系、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教育學需要在新的技術結構和歷史條件下重新思考為什么存在、為什么教、教什么、培養什么樣的人等一系列涉及人類未來命運的根本性問題。
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主任顧小清認為,在人工智能技術指數式發展背景下,教育的超前性變得難以維系,人文性與工具性之間呈現時空拉鋸和矛盾,對人類知識的傳承也呈現出歷史傳承、人際共創和人機共創等多重特征。因此,制定符合信息化時代的教育發展戰略,是一個時不我待、任重道遠的重要課題。
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信息技術與網絡社會的發展,特別是虛擬現實與空間的發展,為學生的成長與個性發展創造了更多機會。但虛擬現實與虛擬空間對人的自我認同的傳統形式與機制帶來了挑戰。謝維和表示,如何將虛擬空間中的表意系統包括詞句、對話等,與現實生活中的知識系統融合起來,進而幫助人們實現自我認同,是信息社會教育變革的重大課題。謝維和建議,第一,促進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不同空間中知識的連續性與統一性,建立一種公認的“強有力的課程知識”。第二,探索與創建新的學習模式與機制,實現現實空間與虛擬空間中不同學習方式的融合與協調,整合各種分散的、零散的學習活動,實現學習效果最大化。第三,重構網絡社會中的新型師生關系,讓雙方更充分地發揮自身優勢,形成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教學關系。
《開放教育研究》副主編徐輝富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正在重塑教育生態系統,數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的智慧教學生態,成為當前教學系統的演進方向。具體表現為:教學走向人機協同及自動化;學習走向定制化和終身化;管理走向創新協作的智能治理;評估朝向高精度、實時性和全面性拓展。在他看來,人的學習是認知、情緒和社會化的交織,是動態變化的,有激情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參與,技術擬合人的思維和情感仍具挑戰性,人工智能促進大規模個性化教學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會議由山東省社科聯主辦,曲阜師范大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