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更新飛瑞敖最新動態,了解飛瑞敖
迎賓機器人不僅可以向訪客介紹校園,還可以用各種姿勢“賣萌”;課間護導機器人可以識別同學們行走的速度,如果速度過快就會提醒他們“減速慢行”;圖書館還書小助手可以分辨圖書類別,并且利用機械臂把圖書放回原處……這是青島嘉峪關學校的孩子們利用同一套模塊設計出來的不同功能的校園機器人。伴隨著新學期到來,嘉峪關學校全新建設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全面投入使用,每個孩子都可以利用先進的設備探秘人工智能。得益于青島自2022年啟動的全市中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普及工程”,在這個新學期,全市累計已有488所學校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投用。
記者在嘉峪關學校看到,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核心設備主要包括模塊化機器人和教學機械臂。嘉峪關學校信息技術教師謝坤對新設備贊不絕口:“以前我們也有一些機器人設備,但是功能相對單一,孩子們關于人工智能的很多創意多是在電腦上模擬運行,無法看到實際效果。新的模塊化機器人開放性很強,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自由設計和搭建,施展創意的空間更廣了。”人工智能課程是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個分支,上課時,謝坤把孩子們分為4人一組,開展項目化教學,即引導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設計機器人草圖、搭建作品、編程、調試。例如,孩子們發現有的老師需要連上兩堂課,而課間護導占據了老師大部分時間,根本無暇休息,所以他們設計了課間護導機器人以減輕老師壓力。
正如物理課、化學課教學離不開實驗,人工智能課程同樣不能“紙上談兵”,它的“落地生根”也有賴于專業而規范的實驗設備。市南區教育研究中心電教信息辦公室主任葉少遠告訴記者,市南區不少學校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探索人工智能教育了,但由于沒有課標和教材,當時的探索屬于“散點狀”探索,人工智能的概念多是和創客、STEAM、機器人概念等雜糅在一起,各校配備的硬件設備也比較雜,許多設備偏向競賽和培優功能,并不適合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自青島全面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和統一規劃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以來,孩子們有了人工智能專用教室,實驗室設備更加專業、更適用于教學、更有助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同時這些設備又兼具培優和競賽培訓功能,能夠支撐孩子的高階發展。
記者了解到,青島的人工智能教育走的是先試點再普及的路子。2019年,青島在100余所試點學校開設人工智能課程并在這些學校率先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隨后的2020年和2021年,青島分別在局屬普通中學和平度、萊西的140所農村學校建設人工智能實驗室;2022年,青島在全市中小學全面普及人工智能課程,并啟動“人工智能實驗室普及工程”,市級、區(市)兩級財政共同投入,其中市級財政為每間人工智能實驗室的建設補貼5萬元。該工程分3年進行,2022年建成人工智能實驗室226間,2023年及2024年還將分別建設220間左右。待這項工程完工,全市累計將建成人工智能實驗室900余間,為我市人工智能教育實現“普及、拓展、培優”三維目標提供有力支撐。